close

前言冗談:按照我們台灣的法規,民國 105 年 7 月 1 日之後領牌的小自客都要有胎壓偵測器,雖然我本來就很注重行車安全,並不擔心胎壓問題,但一來這玩意兒裝了總是好事,加上我自己又在癢,所以就做了些功課後入手這組了!

從有了車子的這十幾年來(共兩台,非同時擁有,二手進也二手出),輪胎除了自然汰換,也曾換過圈、5000 公里固定調輪,加上兩三次的雨天積水的洞(我住工業區旁,拖車在跑的路路面坑洞不小,只要一次,輪胎就會腫顆瘤)基於這些原因,想說胎內式的雖安全,但電力及最頻繁的調輪是一個考量,然後我車也是非必要的話不會開,長期看來,還是選擇胎外式的、可 DIY 的會比較 OK,至少長期不開車時可以拔下來,沒電也可自行換電池,調輪時也可以自己調偵測器。

另外對於自己胎壓的觀察,我如果一個月沒動到車的話,胎壓約略會掉個 2 PSI 左右(排除汽嘴漏氣),常常開的車輪胎反而不會,因為輪胎如果有在「揉捏」使用的話,橡膠的活性會較好,會分泌一種油油的物質(隨著橡膠老化會越來越少),反而會賭死橡膠組成的孔洞,反之則會提早老化且因車子的重量壓到輪胎變型或龜裂。

規格的話,我這邊就不 PO 了,網路上很好找的,官網也很清楚,我一樣只寫偏向使用心得的部份。

▼整盒外觀,號稱是目前市面上最小最輕的胎外式。單體說是 5.6g
S20E-01.JPG

▼盒外背面說明,序號有功能的,所以上碼,後面會說到。
S20E-02.JPG

▼包裝算精美,但個人覺得有點過度了,不符合環保,地球已經很熱了 = =
S20E-03.JPG

▼開箱,所有東西。
S20E-04.JPG

▼接收器、偵測器、電池、專用板手、螺絲、O 型環及挖 O 型環的針。
S20E-05.JPG

▼鎖汽嘴的地方。鎖上後中間白色會頂到汽嘴針,這樣偵測器才能偵測胎壓,紅色的 O 環則是可以防漏氣,所以上汽嘴時要鎖好。
S20E-06.JPG

▼頗精緻的專用板手。只是算方便使用,螺絲不是特規,板手自然也不用特規,只是兩種尺寸做在一起又是扁型的,丟車上方便而已。
S20E-07.JPG

▼鎖汽嘴的地方特寫。及附的紅色 O 環和挑針。
S20E-08.JPG

▼偵測器裝電池的地方。白色 O 環是用在這,主要應該是防水用,可是為什麼只多送兩個?
S20E-09.JPG

▼仔細一看…那感覺好像很粗糙啊…不知道會不會哪天電池流湯把那壓片鏽斷…
S20E-10.JPG

▼個人習慣,需防水的地方就是拿出矽油就對了!(最膏的號數,一般用在雲台當阻尼油、搖控汽車的塑料潤滑,優點是無流動性、無腐蝕性且排水性優良)
S20E-11.JPG

▼除了外觀,內部都用矽油塗上,防水及水氣。注意帽蓋上有位置標示:第一組字為前後:(F)ront (R)ear;第二組字為左右:(L)eft (R)ight。所以分別為「前左 F.L / 前右 F.R / 後左 R.L / 後右 R.R
S20E-12.JPG

▼接收器主體。下方只有一個按鈕和 USB 插座。
S20E-13.JPG

▼接收器主體。有限的萬向頭。
S20E-14.JPG

▼接收器主體翻肚,有附一個 USB 座。
S20E-15.JPG

▼接收器主體。有限角度的萬向脖子。最多只能鎖緊,無法固定,但也不會因震動而掉角度。
S20E-16.JPG

▼接收器主體。有保險絲,上頭有印「F3A1,250V」,所以是什麼規格?@@
S20E-17.JPG

▼比例尺寸。蠻迷你的~
S20E-18.JPG

▼第一次使用需配對,先插上接收器,然後依各輪裝上對應的偵測器,哪輪先裝沒差,反正裝一個抓到後再裝下一輪,四輪裝完後就配對完成。偵測器裝在我的 13 吋胎上,頭大概這麼大。註:我曾寫信問過原廠,如有使用同型號胎壓偵測器的是否能拔去配對,答案是否定的,如果真有故障或遺失,請依接收器或外包裝盒背面上的序號向原廠申購。
S20E-19.JPG

▼大概這麼大。
S20E-20.JPG

▼未撿線前測試一下,有收到訊號。
S20E-21.JPG

▼在大太陽的高雄正午,從小港跑到內門,我冷胎壓打約 34 PSI,熱胎後會漲到約 38 PSI。至於胎壓打多少?很多人都說看車門旁,不過個人是看輪胎上的標示。我輪胎上的 MAX LOAD 是 50 的樣子,打約六、七折為最佳胎壓。(室外溫度一定破 30 度,鋁圈,登祿普 13 吋通勤胎,打一般空氣,無任何改裝)
S20E-22.JPG

▼按一下按鈕,可切換看胎溫,不管他一下就跳回胎壓顯示。當天開,有切到胎溫時最高到 48 度,行駛中在專心開車,所以沒切過去看胎溫。
S20E-23.JPG

▼胎外式 + 橡膠嘴。的確如網路上說的,高速行駛後的貫性甩動會打到鋁圈。(我的狀況痕跡是很輕,算輕微磨到而非重重打到)。我是小港到內門,所以是平地 > 國一(我最快不超過 90) > 國十(最快不超過 100) > 平地。個人是認為平地行駛時車速不快應該是還好,上高速後才有夠強的貫性甩,加上也不是突然甩動,速度越快汽嘴才會越被往外壓,然後我的汽嘴到輪圈角度也不大,加上換胎就會換汽嘴,不然要甩斷應該是不至於;金屬汽嘴…大家說比較好,但說真的,雖然不會甩動,但對金屬來說,一直在抵抗那個往外甩的力,久了說不定也會金屬疲勞而斷開…所以胎內胎外、胎外橡膠、胎外金屬各有好壞,大家就要自行拿捏了。
S20E-24.JPG

而該產品的說明書我把它拍起來放在相簿裡,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有何官方說明。PAPAGP! Tire Safe S20E 獨立型胎外式胎壓偵測器


arrow
arrow

    洪小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